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乡村幼儿照护能力,破解村民日常育儿与应急护理难题,10.24日下午,文化教育系党支部带领“巧手匠心”志愿服务幼教团队,在邹城市大束镇侯家洼村开展“技能帮扶进乡村”幼儿照护实践活动,将科学育儿与急救技能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伊始,邹城市大束镇侯家洼村负责人向到场村民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意义与核心环节,并对文化教育系党支部及其团队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她表示,幼儿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希望通过“专业示范+互动实操+答疑解惑”的模式,让村民真正掌握实用技能,为乡村幼儿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在专业示范环节,张云丽老师聚焦乡村幼儿高频突发风险“异物窒息”,现场演示“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从操作姿势、发力技巧到注意事项逐一拆解;刘彤老师则针对“幼儿意外骨折”,讲解应急处理流程与骨折固定要点,通过模拟道具还原真实场景,确保村民清晰掌握关键步骤。示范过程中,村民们认真观察、俯身记录,生怕错过重要细节。

理论学习需落地实践,互动实操环节随即展开。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村民们分别进行海姆立克急救、骨折固定模拟操作,从生疏试探到熟练上手,教师们全程巡回指导,针对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耐心解答操作疑问,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学得会、用得上”。“1岁孩子吃辅食总干呕,怎么判断食物软烂度?”“宝宝呛奶怎么预防?”“红屁屁反复不好怎么办?”在日常育儿答疑环节,村民们纷纷举手提问,将带娃过程中的“烦心事”一一说出。张云丽老师围绕呛奶应急处理、红屁屁护理、睡眠安抚等问题逐一解答,给出“辅食需捏之即碎、入口即化”“喂养时保持幼儿坐姿”等实用建议,详细的解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此次实践活动,是文化教育系党支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不仅让侯家洼村村民掌握了实用的幼儿照护技能,更彰显了党员教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担当。文化教育系党支部践行“技能帮扶进乡村”的生动实践,不仅将专业幼儿照护技能送到乡村一线,更切实解决了村民的育儿难题。下一步,文化教育系党支部将持续聚焦乡村需求,开展更多精准化、实效化的帮扶活动,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教育与民生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文/李晨光
摄影/王雪
编辑/李晨光
初审/李晨光
终审/王庆伟